新闻中心

有没有过突然的一瞬间,觉得自己“一下子变老了”?警惕“断崖式衰老”,40岁、60岁疾病风险和死亡率飙升

发布时间:2025-03-12 浏览数:63

有没有过突然的一瞬间,觉得自己“一下子变老了”?

 

是从食量下降,体力开始跟不上,还是突然增多了的皱纹、白发,亦或是身体状况大不如前,各种慢性病开始“找上门”......

 

这些并非你的错觉,有科学研究将这种突然衰老的现象称为“断崖式衰老”,而大幅度集中的衰老变化往往会在特定的年龄段出现,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认为:40岁和60岁就是发生急剧变化的关键节点。

 

研究指出了“断崖式衰老”年龄的关键身体变化:

 

• 在40岁左右,心血管疾病风险、脂质及酒精代谢会有深刻变革;

 

• 在60岁左右,免疫调节与碳水化合物代谢显著变化,各项机能步入老年。

 

衰老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过程,这也让我们理解衰老又多了一个新视角。

 

△ 人类衰老过程中多组学特征的非线性动力学

 

01

“断崖式衰老”为何出现在40、60岁?

 

如何判断衰老,并非只看表面,更多的是人体微生物层面的衰老。

 

该项研究通过对100多名年龄在25到75岁之间的成年人身上收集样本,包括血液、粪便、皮肤、口腔和鼻腔样本,并对其进行了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细胞因子分析及微生物组分析等多种“组学”数据的采集,以追踪与年龄相关的超13.5万种分子和微生物变化。

 

通过观察分子和微生物层面的变化,研究者们能够更好地判断心血管功能、免疫系统、新陈代谢、皮肤和肌肉组织等与衰老相关的变化。

 

△ 大多数分子和微生物在人类衰老过程中会发生非线性变化

 

经过了一系列研究后,研究者们发现,这些分子和微生物的丰度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稳定地变化,而是集中在两个年龄节点迅速增加和减少:第一次是在一个人的40多岁左右,第二次是在60多岁。

 

这两个年龄节点的心血管健康、脂质代谢和酒精代谢的分子路径开始发生急剧变化。这些变化标志着身体开始进入一个更易受衰老相关疾病影响的阶段。

 

40岁+

 

与心血管疾病、脂质代谢、酒精代谢、皮肤和肌肉等相关的分子发生显著变化,预示着此时人更容易受衰老相关疾病的影响。

 

60岁+

 

与免疫调节、氧化应激、碳水化合物代谢、肾功能、心血管疾病等相关的分子发生显著变化,与衰老过程、心血管健康、糖尿病等密切相关。

 

△ 不同分子与微生物跟随年龄的变化趋势,其中在大约44岁与60岁时变化显著

 

也就是说,40岁+,60岁+就是人生的两道坎儿,从生物层面上会发生急剧的衰老变化,导致疾病风险增加。通过识别这些关键的非线性变化节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衰老的生物学机制,从而在关键时刻采取干预措施。

02

给衰老“刹个车”,我们还能做什么?

 

虽然衰老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过程,但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和前沿的科学技术,我们有望延缓这一进程。

 

除了生活方式,现代医学也为抗衰老带来了许多新选择。干细胞疗法正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干细胞不仅能够修复受损的组织和器官,还能促进细胞的更新和再生,为抗衰带来了新的尝试方式。

 

(1)干细胞具有强大的唤醒能力,能够直接激活那些处于休眠状态的细胞,使它们重新发挥细胞原有的生理功能,替代死亡细胞。

 

(2)干细胞的归巢特性,使得它们能够及时替补那些因各种原因死亡的细胞,从而保持机体各项功能的正常运行。

 

(3)修复受损组织,当细胞受到外界环境不利因素的影响时,可能会在代谢过程中受损,干细胞可以精准地找到这些受损的细胞进行修复,防止因细胞受损导致的病变。

 

(4)干细胞具有强大的分化潜能,可以增加功能细胞的数量,增强细胞的活性,帮助机体机能功能的影响。

 

(5)当组成某个组织或器官的细胞受到损伤或不健康时,干细胞便会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分化成所需的细胞类型,精准修复受损的组织,维护机体的正常功能。

 

△ 干细胞的多项功能对抗衰老意义重大

 

随着再生医学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抗衰老的理解已从表面层次深入到细胞层面。干细胞在预防和逆转衰老及其相关疾病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由衰老引发的身体机能退化及其相关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和骨关节炎等领域,干细胞治疗已展现出良好的疗效,为抗衰老带来了新的希望。

 

干细胞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可以说是老年病重灾区。多项研究证实:岁月这把刀,会极大程度地削弱我们的心脏功能、血管内皮血管舒张能力,久而久之还会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

 

△ 多篇国际期刊文章证实干细胞是治疗脑中风的新方案

 

而干细胞可以通过旁分泌、组织修复与再生、免疫调节以及血管生成,神经保护等作用促进神经组织损伤修复,恢复神经功能,减少心血管疾病负担,在脑中风干预中可减少脑梗死面积,促进神经和血管生成等,从而发挥治疗的作用。

 

不仅如此,对脑中风后的脑组织修复也能带来一定益处。一项来自美国Ochsner-LSU健康科学中心的研究团队的研究发现:干细胞强大的旁分泌功能,对减轻脑卒中后损伤和改善神经功能障碍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 再生修复+旁分泌!《STEM CELLS》:干细胞可防止中风后进一步脑损伤

 

干细胞干预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

 

通常情况下,动脉粥样硬化一般由脂质代谢障碍而起,研究显示干细胞能通过旁分泌功能分泌肝生长因子、白介素8、血管生成素等血管生成因子,促进血管生成与重塑,促进内皮细胞功能的恢复,减少斑块的堆积。

 

△ 血管堵塞,引发动脉粥样硬化,也是心血管类疾病的罪魁祸首

 

同时,炎症环境也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重要推手。发表于《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的一篇综述显示:有大量研究证实干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上的炎症调节作用,干细胞能产生大量的抗炎因子(包括IL-10和TGF-β1),同时抑制各类促炎因子(如IL-1β,IL-6等),它还能抑制NK细胞增殖与T细胞分化,从而抑制炎症反应,减缓斑块的形成。

 

△ 间充质干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通过调节炎症环境进行治疗的前景

 

除此以外,干细胞还有调节脂质代谢,支持血供造血等功能,能从多维度调理动脉粥样硬化,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

 

干细胞治疗退行性疾病    

 

干细胞治疗在退行性疾病领域展现出广阔前景,特别是在糖尿病、骨关节炎、阿尔茨海默症和帕金森病等慢性疾病的治疗中。干细胞的多能性和再生能力使其能够修复受损组织,改善疾病进程。

 

对于糖尿病,干细胞能够促进胰岛细胞的再生,从而帮助调节血糖水平

 

在骨关节炎中,干细胞可促进软骨修复,减缓关节退化;

 

对于阿尔茨海默症和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干细胞有望通过修复和替代受损神经元,减轻症状并延缓疾病发展,为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 世界各地已经开展很多应用干细胞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试验

 

一项探究临床级间充质干细胞的腹膜内给药对老年痴呆衰老加速小鼠影响的实验表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修复损伤神经细胞的功能。而这主要得益于干细胞抗炎、抗凋亡和免疫调节的能力。

 

△ 除上述研究,科学家还试图联合iPSC技术+CRISPR,助力开发阿尔茨海默症新疗法

 

除此之外,干细胞在糖尿病和老年人肌肉组织流失等衰老性疾病的治疗中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抗衰老领域,干细胞凭借其独特的再生与修复能力,有望成为未来对抗衰老相关疾病的全新治疗方式。随着再生医学的不断发展,干细胞技术终将为人类应对衰老及治疗衰老性疾病提供有力支持,推动健康老龄化成为现实。

留言咨询

提交

信息提交后,将有专人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