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国家药监局发布《细胞治疗产品生产检查指南》,助力细胞疗法步入规范化时代

发布时间:2025-08-25 浏览数:50

2025年1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正式发布了《细胞治疗产品生产检查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细胞治疗产品生产领域带来了重要的规范与指引。

 

 

01

《细胞治疗产品生产检查指南》主要内容

 

1、生产全过程需要严格把控

 

该《指南》涵盖了从供者材料的运输、接收,到产品生产和检验,再到成品放行、贮存及运输的每一个环节,确保了细胞治疗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特别是对于直接用于细胞产品生产的原材料和试剂,《指南》强调应采用最高质量级别的材料,并贴有“GMP级”标签或声明适用于细胞治疗生产用途。这一规定有助于提高最终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减少因原材料问题导致的风险。

 

2、人员资质与培训方面的要求

 

生产管理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和质量受权人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微生物学、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生物制品学等),并能够在生产、质量管理中履行职责。

 

从事细胞产品生产、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及其他相关工作(包括清洁、维修人员等)的人员应当经过生物安全防护的培训并获得授权,所有培训内容应符合国家关于生物安全的相关规定。

 

3、厂房、设施与设备方面要求

 

直接用于细胞产品生产的基因修饰病毒载体应与细胞产品、其他载体或生物材料相隔离,分别在各自独立的生产区域进行生产,并配备独立的空调净化系统。

 

使用含有传染病病原体的供者材料生产细胞产品时,其生产操作应当在独立的专用生产区域进行,并采用独立的空调净化系统,产品暴露于环境的生产区域应保持相对负压。

 

4、供者筛查与供者材料方面要求

 

企业应当建立供者筛查和检测标准及供者材料的质量标准,并综合考虑微生物的生物安全等级、传染病类别和细胞产品的预定用途等因素进行风险评估,定期回顾其适用性。不得接收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供者材料。

 

5、物料与产品方面要求

 

细胞产品生产用的生物材料,如细胞株/系、工程菌、载体、动物来源的试剂和血清等,企业应当保证其来源合法、安全并符合质量标准,防止引入外源因子。

 

对主要物料应开展入厂检验,并可根据特定风险,考虑建立降低风险的其他措施。

 

6、生产管理方面要求

 

细胞产品、直接用于细胞产品生产的基因修饰载体或其他赋予其特定功能的材料的无菌工艺模拟试验应符合要求。

 

细胞产品生产工艺及直接用于细胞产品生产的基因修饰载体或其他赋予其特定功能的材料生产工艺均应经过验证。

 

细胞产品生产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尽可能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制定监测各生产工序环境微生物污染的操作规程,并规定所采取的措施。

 

7、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方面要求

 

细胞产品的供者材料、关键物料和成品应该按规定留样。

 

细胞产品放行前应开展质量检验,确认每批产品的信息完整、正确且可追溯,批记录应当至少保存至产品有效期后五年,供者材料、关键物料的追溯以及供者与患者关联识别等关键追踪记录或资料,至少保存三十年。

 

8、产品追溯系统方面要求

 

企业应当建立产品标识和追溯系统,确保在供者材料运输、接收以及产品生产和使用全过程中,来源于不同供者的产品不会发生混淆、差错,确保供者材料或细胞与患者之间的匹配性,且可以追溯。该系统宜采用经验证的计算机化系统,应当可以实现对产品从供者到患者或从患者到供者的双向追溯,包括从供者材料接收、运输、生产、检验和放行,直至成品运输和使用的全过程。

留言咨询

提交

信息提交后,将有专人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