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治疗作为生物医学领域的前沿热点,其快速的创新发展不仅关乎公众健康,更深刻影响国家的生物安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将此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并构建了完善的药品监管体系以巩固其在细胞治疗领域的领先地位。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简称中检院)、中国药学会、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科技城医院的团队在行业期刊《中国药物评价》上发表了题为《国际细胞治疗临床研究发展现状及监管政策研究》的报告。
△ 《国际细胞治疗临床研究发展现状及监管政策研究》的报告
该报告通过统计分析与研究,全面梳理了全球主要国家及地区和我国的细胞治疗临床研究现状,追踪各国监管体系的演变,并系统整理了关键的规范指南。其初步提出了针对我国细胞治疗产品与技术双轨制监管体系的建议,旨在为相关机构、企业及从业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创新是驱动生物医药产业迈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引擎。细胞和基因治疗领域,不仅是技术进步的显著标志,更是医药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作为创新医疗技术的典范———细胞治疗产品及技术,自1990 年Thomas 医生因骨髓移植研究荣获诺贝尔奖以来,已逐步从实验室步入临床应用阶段,为患者带来治疗的新希望。
尽管全球范围内对细胞治疗的定义尚未统一,但这并不妨碍它的迅猛发展,其定义因涉及的治疗类型、目标疾病以及应用技术的多样性而呈现差异。我国监管部门将细胞治疗产品定义为用于治疗人的疾病,来源、操作和临床试验过程符合伦理要求,按照药品管理相关法规进行研发和注册申报的人体来源的活细胞产品。
细胞治疗的种类繁多,根据细胞来源可划分为干细胞治疗和免疫细胞治疗等类别,根据供体来源不同分为自体、同种异体和异种细胞等。
作为生命科学研究前沿应用技术,细胞治疗在恶性肿瘤、遗传性疾病及慢性退行性疾病等领域显示出巨大的治疗潜力。多款细胞治疗产品已成功上市,并显示出卓越疗效,其中干细胞疗法以其较长的应用历史和活跃的研究态势显得尤为突出。
骨髓/造血干细胞疗法是最早的干细胞疗法,主要用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以治疗白血病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人源性干细胞及其衍生治疗产品作为重要的再生医学产品,在细胞替代、组织修复、疾病治疗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免疫细胞疗法,是利用免疫细胞进行疾病治疗的一种方法,最早主要应用于治疗恶性肿瘤。
创新型细胞治疗产品的迅速发展,在引领医疗创新的同时,也对现有医疗及药品监管技术与制度体系提出了挑战。监管机构有必要在战略与技术等方面持续创新。目前,相关国家陆续制定符合本国实际情况的监管政策及技术评价体系,不同国家法规界定的细胞治疗类型与应用有所差异。
01
细胞治疗临床研究现状
由于慢性病发病率上升、老年人口增加以及该领域的技术进步,全球细胞疗法市场预计将大幅增长。根据Technavio预计,2023~2027年全球细胞治疗市场份额将增加到 310.4 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57.06%。
2015年以来,随着细胞治疗药物的陆续获批上市,大量资本进入细胞治疗研发领域成为细胞治疗行业加速发展的推动力。其中,2023年我国细胞治疗研发融资事件数量为47件,在所有药物研发融资事件数量中居于首位。
该报告统计了过去20多年间全球细胞治疗临床研究数量增长趋势。截至2023年底,全球在美国临床试验注册库 clinicaltrials.gov 平台上登记的细胞治疗相关临床研究项目已超过45000项,其中2021年新增总量已经超过3000项,2022年及2023年受疫情影响,项目数量略有下降,但仍年均超过了2800项(图1)。
△ 全球细胞治疗临床研究数量统计
全球细胞治疗研发集地域主要为北美(主要是美国)、东亚以及西欧。对美国、中国、法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以色列、日本、巴西、印度等国家或地区开展的各类细胞治疗临床研究进行了统计,美国和中国在全球细胞治疗研发方面占据主导地位,适应证主要集中在肿瘤领域,并逐步向非肿瘤领域扩展。其中,美国开展细胞治疗临床研究约占全球1/2,超过22300项,中国接近全球1/7,全球排名第二,约6000项(图2)。
△ 主要相关国家开展细胞治疗临床研究数量
随着我国生物医药健康产业提升成为国家战略,细胞治疗临床研究数量不断上升,已经跻身全球第一梯队。2023年度全球细胞治疗临床研究2900余项,我国细胞治疗临床研究超过800项,约占全球数量30%,与美国(980余项)接近(图3)。
△ 2023年度主要相关国家开展细胞治疗临床研究数量
干细胞临床研究与全部细胞临床研究情况类似,2023年度全球干细胞治疗临床研究约560项,我国细胞治疗临床研究超过130项,美国为约160项。申报的适应证以肿瘤、心血管疾病、骨骼肌肉类疾病等慢性病为主。
在具体领域技术方面,我国细胞治疗研发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基本处于并驾齐驱阶段,甚至在某些领域已经跃居国际前沿。我国在新兴的TCR-T及TIL等免疫细胞治疗临床研究数量方面已经持平或超过美国。
2023年度,全球TCR-T临床研究共15项,我国有11项,美国为4项;全球TIL临床研究共74项,我国有20项,美国22项。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我国在细胞治疗领域,特别是免疫细胞治疗方面的强劲发展势头和显著成就。
02
国际细胞治疗审批监管体系及策略
美国
美国将细胞治疗产品视为生物制品进行监管,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下属的生物制品评价和研究中心(CBER)负责。
2023年,FDA成立了超级办公室(OTP),取代之前的组织和先进疗法办公室(OTAT),并根据风险等级和类别采用分级分类管理模式,以确保细胞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简化了审评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美国形成了由法案、法规及指南组成的三层监管框架,为细胞治疗产品的审评审批提供了全面指导。(表1)
△ FDA关于细胞治疗主要规范指南
欧洲
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将细胞治疗产品归类为先进疗法医学产品(ATMPs)进行监管。
ATMPs的临床试验申请由各国相关机构负责审批,但产品上市许可由EMA的人用医药产品委员会(CHMP)和先进疗法委员会(CAT)进行审评及批准验证。欧盟通过《医药产品法》与《医疗器械法》为细胞治疗产品的全产业链提供了法律监管框架,并制定了详细的规范和指南。(表2)
△ EMA关于细胞治疗主要规范指南
日本
日本对细胞治疗产品实行双轨制管理,分为技术和产品两类。
技术研究仅限于在获得资质的医疗机构开展,而产品注册试验则需向厚生劳动省(MHLW)提交申请,并由医药医疗器械综合机构(PMDA)负责审批。日本已建立了由法律、法规和指南构成的三级监管体系,为细胞治疗产品的研发和上市提供了明确指导。
我国细胞治疗监管现状
我国细胞治疗在管理上采用双轨制。
一是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细胞治疗产品由国家药监局进行监管,企业是责任主体,向国家药品监管部门提交注册,适用于由企业主导研发的体细胞治疗产品。
二是根据卫健委2019年发布的《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由卫健委进行管理,医疗机构是责任主体,适用于由医疗机构研发、制备并在本医疗机构内开展体细胞治疗临床研究和转化应用。其中,中低风险生物医学新技术的临床研究由省级卫生主管部门管理,高风险生物医学新技术的临床研究由国家卫健委管理在政产学研用等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的细胞治疗研发及监管水平基本与国际同步。特别是2017年以来,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CDE)陆续发布30多项细胞及基因治疗相关技术指南,初步形成了从研发、注册、生产到上市后全生命周期的监管体系,为我国细胞治疗成果转化及产业规范发展提供了监管政策保障(表3)。
△ 中国关于细胞治疗主要规范指南